郭耀卿出生于1935年的广西贵港,当时全中国战火连绵,他的童年也是在动荡中度过的,由于环境原因他只念到初中,19岁时他成为了当地糖厂的普通工人,一干就是十几年。在特殊年代,他带领工人争取权益被大家所认可,成为了糖厂里的管理者,随后到广西总工会任职,由于表现优异1976年成为南宁市委书记,还成为当时两届中央候补委员。但是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他在当年政治运动中未能独善其身在任上被罢职,好在几个月后就被起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公司供应处处长,一直到退休。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起起落落,从底层出身自以为抓住时代洪流,但福祸相依,好在能够安享晚年。一、小人物,大时代在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有一座城市名叫贵港,它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还是省内数一数二的农业产区。由于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当地非常适合甘蔗这种糖料作物的生长,因此广西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糖料蔗和食糖生产基地,其糖料蔗产量一直稳居全国首位,甚至在全球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广西的制糖厂往往都能成为全省的龙头企业。广西糖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现代化的糖厂建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尤其是广西贵港,他有着非常便利的水运、陆运条件,率先成为了全省糖业经济的中心。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出生在1935年的贵港,他也是在这里开启了他起起伏伏的一生,他的名字叫郭耀卿。郭耀卿1935年出生,他的家乡是贵港的一个普通的农村,随着当时贵港地理优势开始凸显,西江航运和近现代公路逐渐兴起,贵港也成为了邻近各县的商贸集散地,白糖也就成为了其中的大宗。可以说当地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了制糖产业当中,郭耀卿家里也不例外,家里世世代代种植甘蔗。可以说他出生的时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一方面广西糖厂在贵港南郊的罗泊湾建立,这可以说是两广地区蔗糖业现代化的开端,也标志着传统榨糖手工业时代的结束,直接刺激了当地种植甘蔗和生产的发展。1933年,当时的省政府选择在交通便利的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建立广西第一家机制糖厂,糖厂从周边农村收购甘蔗,将所生产的蔗糖也将销往全国各地。但另一方面,1935年的中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挑战。当时国内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正企图逐步蚕食中国领土,而国共内战正愈演愈烈,红军也开始了漫漫长征路。郭耀卿一出生就经历了社会动荡的洗礼,但不久在他出生后的十几年里,共产党领导全国百姓建立的新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混乱历史。郭耀卿在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成长,可以说他从小就感同身受,始终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怀揣梦想,渴望为年轻的新中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事实也如此,1954年,19岁的郭耀卿和村子里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响应当时计划经济中建设祖国的号召,进入了贵县当地的糖厂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制糖工人。这一干就是十年,他也从19岁的少年长成了有担当的青年,期间他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基层经验,于是在1964年,郭耀卿抓住了一次调任的机会,进入到条件更好的南宁糖纸厂,并且担任工人及车间指导员。在任期间,因为他本身就是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因此和所有基层的工人处的非常好,在工作中总能从工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们争取权益,因此人们都非常认可他。殊不知,两年以后一场席卷全国的大运动即将到来,而31岁的郭耀卿也会走上他人生的快车道,从此他将摆脱基层工人的身份,走出工厂,成为地方的领导者,甚至接触权力的中心,成为中央候补委员。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郭耀卿积极参与并带领工人进行斗争,反对工厂的党委和领导班子,这表明他与底层工人站在同一阵线,共同参与运动。他也顺应时代洪流,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步晋升,并最终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副主席和南宁市总工会主席,在这个过程中,他为广西省的工人阶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支持农民工的各项权益,还真真切切地为他们争取了更好的待遇和工作条件。1969年1月,南宁糖纸厂革委会成立,郭耀卿也顺应民意被选举为革委会副主任。当时革委会的权力很大,因此郭耀卿也在负责厂里大大小小各项事务中进一步成长。三年后,他也进一步被升调,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总工会负责相关筹备工作。他也从此走出了贵港的小山村,来到了广西的核心,他的仕途也由此展开。仅仅过了一个月,也就是1972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正式成立,“造反派”工人岑国荣担任总工会主任,郭耀卿也一同担任副主任,同时郭耀卿还兼着南宁市总工会主任的职务。二、登高必跌重1973年,郭耀卿的政治生涯进一步发展,他升职成为了中共南宁市委副书记和南宁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从糖厂到工会负责人再到市委副书记,他的升迁之路不可谓不快。三年后,郭耀卿升任南宁市市委书记和革命委员会主任,成为南宁市的一把手。在他的领导下,南宁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工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他还大力支持农民工的权益,争取更好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在他的努力下,广西省的工人阶级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甚至成为了全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1973年与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大与十一大上,郭耀卿连续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在党内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能够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意味着他的政治前景非常被看好。但至此,他的仕途也走到了最高峰,之后全是下坡。郭耀卿在糖厂任职期间因武斗有功而开始了他政治生涯的快速提升,但他被标记为“造反派”出身的人物。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样的身份给他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重要隐患。随着邓小平等同志的复出,中央的路线与方针发生重大改变,尤其在1985年之后,中央开始调查某些还原的政治思想偏差。运动结束后,为了纠正错误、恢复秩序,许多在之前被推上领导岗位的造反派成员和其他官员面临审查。这些审查目的就是清理和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员,以及那些在文革中执行极左路线的官员。尤其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总理全力推进解放使用老干部,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继续抓紧落实干部政策。这一过程中,一大批领导干部被解放出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因过去的错误被降职或免职。郭耀卿因过去执行的政策与新的路线不符而被降职,他在担任南宁市委书记期间,由于执行了错误的方针与政策,导致南宁市发展也存在“左”的偏差,甚至产生了某些社会动荡和失误,于是他的职位不升反降,之后被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轻工业局担任副局长。甚至在之后接受持续的审查,他被标记为“三种人”,最终因此被停职,不得不让人唏嘘。1983年9月,他被通知在家等待组织安排工作,两年后他被免去原职务,待分配。又过了几个月,他被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公司供应处担任处长,一直到1996年1月,61岁的他从任上退休。郭耀卿的经历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许多人因时局变化而经历政治波折。要知道,社会动荡和极端政治环境往往使许多人受到影响,如果缺少定力的话会不由自主地跟随潮流,最终迷失了方向。因此,在权力面前,每个人都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现代社会中,权力诱惑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常常让人们失去自我,放弃原则,追求短期的利益。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公民。信息来源:[1]广西历史:贵港曾经叫“甜城”?这名字代表了贵港的一段工业发展历史呢.[2]从糖厂工人到中央候补委员,他曾任南宁市委书记,1983年被赶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